關於鹽田梓

林社鈴先生

林社鈴執事是天主教香港教區建築委員會的委員,負責復修鹽田梓的聖若瑟小堂。原本以為他只是一個協助鹽田梓復修的建築師,但原來他與鹽田梓亦有一段淵源。林執事在1970年代曾經在鹽田梓逗留過一段時間,所以早已對這個小島有所認識。「那時跟教會旅行團到過鹽田梓,曾和島上村民交流過,所以我並非第一次接觸鹽田梓。」林執事笑著說道。 

復修背後

談及復修聖若瑟小堂的經過,林執事詳細地講述了整個過程。鹽田梓自1990年代末已經無人居住,不少外來人會擅自進入鹽田梓進行不同活動,如野外競賽、拍攝婚紗照等。這些活動對鹽田梓的建築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民居的窗戶被打破,垃圾隨處可見。後來,村長提出了復修聖若瑟小堂的計劃,希望鹽田梓能回歸根本。 

復修計劃背後不只有村長的滿腔熱誠,另一個靈魂人物是陳志明神父。陳志明神父是鹽田梓村民,而且這次復修計劃的對象是教堂,因此神父大力支持村長的計劃並主動向各方籌募資金。神父熱心幫助,並找來了建築師鄺心怡及其團隊,全力復修聖若瑟小堂,林執事亦因此有機會再次接觸闊別多年的鹽田梓。 

獲獎的意義

根據林執事的說法,最初一般人大多不重視文化保育,投放的資金自然不多,導致不少文化保育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因此要先游說村民支持文化保育,令他們明白到文物的價值。另外還須考慮如何向政府或其他機構申請資助,適逢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鼓勵世界各地的文化保育工作而設立了文物古蹟保護獎,林執事便協助鹽田梓村民以聖若瑟小堂報名參賽。最終,「聖若瑟小堂修繕項目」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 

林執事憶述,當時獲獎意義重大。以獲獎為起步點,推動了鹽田梓往後的文化保育活動,亦因為這個獎項使更多人認識到鹽田梓這處地方,吸引更多人前來造訪。而獲獎亦令鹽田梓得到更多村民,甚至是議員的支持,凝聚了更多人同心協助鹽田梓發展。而更重要的是,獲獎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令他們從輕視轉而支持文化保育,這不論是對鹽田梓還是文化保育工作本身都有所裨益。 

文化保育要識放識收

雖然聖若瑟小堂獲得國際認可,但林執事卻認為復修工作尚有不足之處。聖若瑟小堂的屋頂理應是客家瓦頂,但因為當時資源不足未能完成。「其實做保育工作必定會遇到古今衝突,當我們要配合現代需要,整件事就一定會變得困難。」他又舉例指,以往的建築物大多會與大自然配合,採用很多通風設計,但現代建築則必定會安裝冷氣,與以往的建築風格、結構完全不同。若果只顧現代化,就會破壞文物的歷史價值,但若執著於還原以往景貌又會忽略現代需要。因此,林執事認為應該從兩者中取平衡。 

除此以外,林執事亦秉持著審慎的態度去做文化保育工作。林執事認為不應貿然改變文物,因為這樣可能會在無意間對文物造成破壞。「不一定要有大量資金才能做好文化保育,最重要是識放識收,做好資料搜集,肯定的東西就做,不肯定的就不要做,否則就有機會對文物造成破壞。」另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可逆轉;林執事指復修文物應該盡量不改變文物,以添加為佳,因為添加的物件可以事後拆卸,不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而選擇物料時亦要保持謹慎,若選錯物料就有機會破壞文物古老的感覺和味道。 

培養保育意識

至於對鹽田梓的願景,林執事認為應加強訪客對文物保育的意識。聖若瑟小堂獲獎提高了鹽田梓村民對本地文化、宗教和生態的認同,亦吸引了大量訪客,但如果這些訪客不懂得愛惜文物就會引起很多問題,甚至對文物造成破壞。林執事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大眾的意識著手。一般人對文物的意識還停留在「你的文物,我不用負責」,但其實文物是屬於大家的,大家都有責任去保護文物,不應只懂享受、觀光而不負責。林執事希望每一個造訪鹽田梓的訪客都可以愛惜文物,因為這不是「你們的文物」,是「我們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