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鹽田梓

張兆和教授

來自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的張兆和教授,一直以來從事田野考察研究,走入社群當中發掘故事,足跡遍布中國不少地方,對邊緣族群的生活尤其關注。

2007年,張教授跟隨西貢鹽田梓村民到滘西洲參與他們的祭祖儀式,發現村民除了舉行傳統香燭祭祀外,還會進行唱詩祈禱的天主教禮儀程序,這些場景對他來說非常震撼。隨後他經玉帶橋返回鹽田梓這個已荒廢的小島村落,才知道這裡蘊含著豐富的多元文化和歷史故事。

人文歷史具吸引力

鹽田梓是一條傳統陳姓客家村,百多年前已有天主教神父到來傳教,村民早幾代人已歸信天主教,島上更興建了一座超過百年歷史的聖若瑟小堂,是村民參與宗教活動的場所,更是信仰的象徵。然而,隨著社會發展,早年不少村民已移民海外或搬離小島,島上的建築日久失修,漸趨破落,荒涼的景象都看在張教授眼裡。

作為一位人類學家,深深觸動張教授的是這小村遺留下來的人文和歷史。他發現不少破屋內留下昔日村民曾使用過的生活器具和大量零碎雜物,這些東西雖談不上是甚麼珍貴的歷史文物,但正好反映早年村民起居生活樸實的一面。後來,他在院校招募了約五十名學生義工,花了數日搜集逾千件物件,當中包括家具、器皿、文件、相片等,並進行分類整理。

在這過程中,張教授與學生慢慢梳理、重塑出鹽田梓早年生活片段,發現小村除了跟其他地方存在著相似的地方外,也具有其獨特之處,尤其是南方傳統客家風俗,以及能追溯早年天主教在西貢的發展和活動。鹽田梓絕對是一個具有深入研究和人文價值的地方。

赴英探訪原居民

張教授回想到在一間破屋內,發現了一本手抄的當時流行曲歌詞,反映當時村民也喜愛流行文化,這令他想到傳統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客家山歌,內裡流露了種種情感,是客家文化的載體之一。另一方面,從家具上,一些由雜木製作的靠背椅有著明清時代的樣式,反映士大夫的傳統,可能源於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理想,但礙於資源,這些家具只能用下等木材製成。受其他外來文化和環境影響下,鹽田梓衍生出其獨特性,正好是傳統客家融合西方天主教的實例。

多年來張教授熱心參與鹽田梓的事務,致力提倡社區復興。除了收集文物外,近年也跑到英國探訪了不少原居民,詳細記錄他們的口述歷史,對他們的身份認同自有一番領會。

張教授認為,早年居民的身份理念較為狹隘,尤其是九七年前後,大家都忙於核實丁口和田地,較重視宗族和村民的身份;但隨著時間推展,九七回歸觸動不少人追尋和重塑集體身份認同,至於公共文物的理念也產生變化,加上世界性保育意識提高,他發現村民的視野也有了改變,都抱有一定的共識,就是「鹽田梓不只屬於村民,也屬於香港,是開放性的,可讓大家一同認識、一同了解、一同參與、一同分享」。

為小島注入活力

想不到一個偶然的機緣,令鹽田梓和張教授拉上了深厚的聯繫,相信這也是上天的巧妙安排。為深化鹽田梓社區復興的信念,同時可凝聚不同背景的參與者,他更致力與村民合作將鹽田梓變成了教育平台,六年來已招募數百位大學生來到鹽田梓作義工服務,希望藉此令更多年輕人明瞭箇中的文化歷史,探索香港社會的發展進程。

此外,源於對家鄉的熱誠和宗教的感召,令不少離散的村民重新思考自己的根源和角色,再次回到屬於自己的家園,參與推動文物保育和導賞接待的工作,努力地為這小島注入新活力。張教授深信彼此堅守信念,復興可期,他對鹽田梓的未來充滿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