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鄺心怡女士是鹽田梓聖若瑟小堂和鹽田復修計劃的建築工程顧問,在復興鹽田梓上可說是功不可沒。憶起復修聖若瑟小堂的往事,鄺女士說一切都是由無數的巧合拼湊而成。2003年,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20 - 2005)為福若瑟神父封聖,而福若瑟神父是第一個曾於香港傳教的聖人。因此,他在香港逗留的地方——鹽田梓亦逐漸為人所知。而這時候,一位教友為了紀念亡夫而捐獻了大筆善款給教區,加上教區當時負責復修工作的是與鹽田梓甚有淵源的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神父,復修鹽田梓的工作隨即展開。
談及復修時遇到的困難,鄺女士指當時連乘街渡進入鹽田梓都十分困難,幸好有村長引路。而且當時既沒圖則,亦沒知識,復修初期遇上很多問題。鄺女士本著盡量避免破壞建築原貌的原則為聖若瑟小堂進行復修;她請來自己的舊同事林社鈴建築師及郭志德工程師協助評估聖若瑟小堂的情況,所幸的是建築結構並無大礙,只是兩邊的主牆和屋頂需要復修。在復修屋頂的時候,鄺女士選用了紅色的瓦以表達鹽田梓中西文化融合的一面,甚具心思。除此以外,鄺女士亦特意找回相同的素材復修已破壞的玻璃,希望盡量還原聖若瑟小堂的原貌。
復修聖若瑟小堂本已不是易事,再加上當時的修繕時間相當緊絀,實在令鄺女士耗費了不少心血。原來,聖若瑟小堂只是用了約半年的時間修繕,由2003年11月下旬至2004年4月上旬這段時間,鄺女士和其團隊一直艱苦工作,為的就是趕及鹽田梓每年5月首主日的若瑟瞻禮。鄺女士憶述當時除了時間緊絀,運輸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畢竟鹽田梓不是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當時每日有一艘船接送我們二、三十人入島,更會帶同廚師為大家準備伙食;工作至接近晚上才乘船離開。」再加上鹽田梓四面環海,霧與濕氣對建築物的影響亦令鄺女士非常苦惱。
面對這個艱難的任務,鄺女士指當時曾感到氣餒,但想起這是天主交給她的任務,便和大家一起懷著勇氣和決心修復聖若瑟小堂。她當時希望透過此舉吸引村民回到鹽田梓居住和活動,真正達至社區復興。而她的願望並沒有落空,隨著復修完成,愈來愈多村民決定回到鹽田梓生活,令這個本已荒廢的小島再次充滿生氣。
除了復修聖若瑟小堂,鄺女士亦提出「活化鹽田」的工作,而這次活化工程比起上一次更為艱辛。鄺女士早已有修繕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的經驗,所以在復修聖若瑟小堂時較為駕輕就熟,但鹽田卻是她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範疇;不單是鄺女士,村民亦完全沒有相關經驗。有見及此,他們決定考察其他地方的鹽田,但考察後仍然不明所以。他們在實際動手復修時遇上了許多挫折,試驗了許多材料,花費了許多心血。最終,他們發現原來傳統的方法反而是最合適的方法,遂決定按照傳統鹽田的規劃進行復修。因此,鄺女士指現在的鹽田其實是傳統鹽田的複製品,「非常原汁原味。」
多年來,鄺女士都懷著「文物保育不為賺錢」的心態進行建築修繕工作。經過一番努力,聖若瑟小堂這項保育工作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讚許,2005年獲頒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鹽田梓的鹽田是香港唯一完成活化的鹽田,2015年再次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同,給予「傑出獎」,這是香港當年所得同類獎項中最高的殊榮。
「如果獲獎後,人們就離開不再理會這處地方,或者只當項目是一種賺錢工具,那還有甚麼意思?」兩度獲獎後鄺女士如是說,可見她追求的仍然是有持續性的長遠保育工作。幸好,從2005年首次獲獎至2015年再度獲獎期間,本已遷離的村民都陸續回來,達至真正的社區復興。
對於是次藝術節,鄺女士希望能夠將藝術帶入鹽田梓,同時將鹽田梓帶給全香港,甚至是衝出香港,將鹽田梓介紹給全世界。她認為鹽田梓在天主的引領下,表現出無分國界、階級,共同協力的精神;村內村外的人即使面對困難、挫折,仍然不會放棄,共同努力克服困難,而這種精神才是鹽田梓最珍貴的寶物。最後,她希望藉此感謝所有曾經參與鹽田梓計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