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等.藍衫帶

楊芳宜、賴桂春、林俊作

藍衫是台灣客家人適應環境的特殊服飾,唯一裝飾在領緣「闌干」上的圖騰皆有祝福之意。作品以此為靈感,藝術家邀請父母及港台兩地親子,用創作回應「恩等*」矛盾也充滿愛的互動關係。

作品延續客家惜物愛物的美好價值,以回收材料表現兩代異同,將無聲對話與有聲回憶編入老房中,以藍衫帶連結彼此的不同,串連世代傳承的共創力量。

*「恩等」是客語中「我們」的意思。

藝術家簡介

楊芳宜,台灣苗栗人,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藝術管理碩士。擁有閩南與客家血統,造就長期對於跨角色與行為的研究熱忱。透過異質編織及再生創作,探討在矛盾也兼容的當代環境下,如何重新定義「廢棄」議題。

她現從事藝術創作及教學,為「廢青不廢」、「不廢跨村實驗室」創辦人,持續策動群體參與「不廢行動」,實踐在當代社群影響與自然環境變遷下個人自處與群體共創的可能性。

此次創作邀請了客籍的媽媽(賴桂春)與另一位客籍創作者(林俊作)一起兩代共創。

 

賴桂春

苗栗公館客家人,出身貧困,因幼時多病所以被送養,後靠自己半工半讀,終於從商科畢業,在學最後一年在公司打工時遇見來自屏東的先生,24歲嫁給閩南家庭做大媳婦,有三個小孩。縫紉、烹飪、插花……幾乎樣樣都會。

為分擔家計,從管家變身保險業務員,個性從內向安靜變成開朗幹練,忙工作又要帶小孩的職業婦女生活,常常無法兼顧家庭與工作,更別說有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前幾年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退下來,學琴、畫畫、寫書法...正享受豐富充實的退休生活,還有隨時支援女兒楊芳宜創作上的需要。

 

林俊作

屏東成德客家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背景,從撿到第一隻尖嘴鉗開始,就與金屬線結下不解緣,在工作、生活與創作間用雙手實踐,曾與「落山風藝術季_誇海口藝術進駐—不廢跨村實驗室」、「希望之庭」、「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屏東萬金教堂」等單位合作執行展覽裝置;並受邀參與枋寮藝術村、屏東縣車城鄉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洋學堂、吾拉魯滋長照據點與部分國中小學的教學課程。

2013年創「鐵絲捲捲」,積極參與舊物修復、生態永續與在地創生活動,用鐵絲捲出堅持與永續的故事。

 

物料

棉布、回收舊布、回收塑膠袋、鋁線、毛線、麻線等

展品尺寸

入口:6.1m (闊) x 4m (高)

室內:5.4m (長) x 2.5m (闊) x 2.3m (高)

外牆:0.9m (闊) x 3.4m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