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家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園境建築(榮譽)文學士學生:

陳雅然、鄭素珊、劉佩儀、雷申如、吳嘉蕙

從前教堂外的鐘聲,作用是聚集村民參加彌撒,多年後村民即使離開鹽田梓亦能主動參與重建家鄉,像是天主的安排及呼召。「梓」有著故里的意思,希望後人不忘故鄉。這件作品安置於碼頭處,以敲擊不同物料的管道去模仿敲擊樂器的聲音。當村民登島回鄉的時候,可聽到作品發出的聲音,就像是被從前的鐘聲所呼喚。

作品波浪形的框架參考鹽田梓的地勢,五種顏色的管子合共200支,有如天主教唸玫瑰經—歡喜五端、光明五端、痛苦五端、榮福五端共200篇聖母經一樣。參觀者通過敲擊作品不但可產生鐘聲效果,還可感受與作品互動,令人舉心向上,讚美造物主的偉大。

導師簡介

鄭志明

鄭志明1971年在香港出生,為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碩士(獲該屆畢業生傑出成就獎)及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鄭創作媒介廣泛,主要為裝置及繪畫,作品探討城市化、人類狀況及博弈論。鄭曾於1998、2001、2008、2009、2012、2013、2014及2018年舉辦個人藝術展,2009年獲選為Bloomberg新一代藝術家。鄭的創作也不乏場地特定的大型裝置,近期作品包括2014年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委約的華藝節作品《飛龍在天》。

導師感想

創作是一次又一次的探險。探險需要勇氣和智慧。 

今年再訪鹽田梓,為了指導四組大專學生去創作地境藝術,説實話,是和他們又一次去探險。 

而我相信,早年開拓鹽田梓的陳氏祖先,也是充滿著勇氣和智慧去為生活打拚,也是一場探險。我和一班學生沿著他們行過的路去認識昔日他們在鹽田梓的歷史,然後基於歴史再承傳創作。這種緣份,是創作之外的一種幸福。 

青春就是美,一班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大專學生,今年夏天能齊集在鹽田梓,在自由的環境下去創作,真的美好!我有幸與他們一起同行,也是教學相長之外的一種福氣!

物料

不銹鋼管、鋁管、竹

展品尺寸

10m (長) x 20cm (闊) x 1.7m (高)